1 定义
木球是由两队进行的集体比赛。每队有 5 名球员。每位球员手握击球板,运用传、接、运、打、投等技术,避开对方防守,将球击出。进入对方球门得分,利用断球等防守技巧阻止对方得分。比赛结束时,谁得分多谁就获胜。
第二章 比赛场地及设备
2 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可以是一块平坦、无障碍的长方形土块或人造草坪,长40米,宽25米。现场测量是从边界线的内边缘进行的。
3 边界
比赛场地有明确的边界,长边称为边线,短边称为端线。线宽为10厘米。场地周围至少3米内不得有障碍物。
4 中心线、发球台和开球点
4.1 中线: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画一条与端线平行的宽10厘米的线作为中线。
4.2 开球区:以中心线中点为圆心,半径为4米,画一个线宽10厘米的圆作为开球区(从圆的外缘量起)。
4.3 开球点:以中心线中点为圆心,画一个直径为15厘米的实心圆作为开球点。
5 球门区线、球门区、球门和球门线
5.1 球门区线:以端线中点为中心,以2.5米(从外缘量起)为半径,向场内画一条宽10厘米的半圆线,作为球门区线。
5.2 球门区:端线与球门区线之间的区域为球门区。
5.3 球门:球门应稳定在端线内缘的中点。两个球门柱内缘之间的距离为1.8米。横杆下缘距地面0.8米。球门框呈圆柱形,直径4~6厘米。球门安装在背面。网应撑起,下端应固定。球门和网应该是白色的。
5.4 球门线:连接两球门柱内缘的线为球门线。线宽与端线相同,且内缘与端线内缘重叠。
6 罚球区线、罚球区和罚球点
6.1 罚球区线:以端线中点为圆心,以8米(从外缘量起)为半径,向场内画一条宽10厘米的半圆线,作为罚球区线。
6.2 罚球区:罚球区线与球门区线之间的区域为罚球区。
6.3 罚球点:从端线中点垂直向场内(罚球区线上)8米处画一个直径为15厘米的实心圆,作为罚球点。
7 角球区和端线发球点
7.1 角球区:以边线与端线交点的内缘为中心,以0.5米为半径(从外缘开始测量),向场内划一条10厘米宽的弧线与边线相交分别是线和结束线。该区域为角球区域。
7.2 端线发球点:罚球区线与端线的交点为端线发球点。
8球
球体的长度是9厘米,周长是18厘米。球体两端为半球形,中间为圆柱体,长5厘米。两端顶部距圆柱体平面的距离为2厘米。球体内部采用木质材料,外部包裹有柔性橡胶材料(内部应致密、无缝隙)。球的重量为100-130克。木球颜色鲜艳,应与场地、器材明显区别。
9块击球板
击球板采用较硬且具有一定韧性的木质或非金属合成材料制成。它长70厘米,由手柄和头部两部分组成。上手持部分称手柄,长40厘米,宽4厘米;下击球部分称拍头,长30厘米,上宽4厘米,下宽9厘米。头部的两个角呈弧形。厚度1.5~2厘米,重量不超过520克。木制击球板头部必须用胶带或其他非金属防护物品包裹,以防止击球板破裂。
第三章 运动队
10 队
每队由一名领队、一名教练和不超过10名队员组成,其中队长一名。
11名球员和替补球员
11.1 比赛时,每队场上有5名队员,可按规则更换。
11.2 场上更换队员和替补队员必须通过记分台并经裁判员许可进行。
11.3 比赛期间,替补队员应坐在球队替补席上或在指定区域内活动。球队席位于记分台两侧无障碍区域外。
11.4 比赛双方应穿着颜色明显不同的服装。场上各队球员的服装必须统一。球员上衣的正面和背面必须有醒目的数字(1至10)。号码颜色与上衣颜色明显不同,背面号码高度必须至少20厘米;前胸的数字至少高10厘米;数字笔画的宽度不得小于2厘米。同一团队的成员不得使用重复的号码。
11.5 球员上场必须穿运动胶鞋、护膝、袜子、护腿板和手套。不得佩戴任何可能伤害其他团队成员的物品。
11.6 每队必须至少有2套服装,1套深色,1套浅色。
12队长
12.1 队长应在赛前代表本队抽签选择开球权或场地。
12.2 场上队长是场上球队的代表,应佩戴明显的标志。与裁判沟通的权利。
12.3 队长离场时,教练员应辨认出该队队长并通知裁判员。
13名教练
13.1 教练员应在比赛前15分钟将由其签字的本队队员姓名、号码和队长的书面名单发送给记录员,并注明将开始比赛的五名队员。
13.2 只有教练员可以请求暂停或换人,并与记分台保持联系。如果教练员不能继续履行职责,应当指定队长代行教练员职责。
13.3 比赛期间,教练员和队员可以坐在球队席上,教练员只能在指定区域内进行场外指导。
第四章 竞赛总则
14 比赛时间
14.1 整场比赛持续40分钟,分为上下两半场。每半场持续20分钟,上半场和下半场之间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
14.2 下半场比赛结束,两队比分相等时,进行加时赛,加时赛持续10分钟,分为两个半场。每半场时间为 5 分钟,中间没有休息。下半场和加时赛之间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
15 比赛开始
15.1 比赛开始前,应通过掷硬币的方式选择开球或场地。最先选定的球队拥有开球权或场地权。裁判员发出信号后,踢球队员将球放在开球点进行开球。击球前,双方球员均不得越过中线(发球球员可跨中线),防守球员不得进入开球区。
15.2 每次进球后,由失球球队的球员以同样的方式重新开始发球。
15.3 下半场或加时赛下半场开始时,两队交换场地,由上半场开球球队的对手开球。
16 比赛结束
当记分台发出比赛时间结束信号时,比赛结束。无论球是在空中还是在地上滚动,游戏就结束了。若罚点球,则时间延长至罚球完毕。
17 更换击球板
比赛中,如果球员的击球板损坏,必须立即用双手举起击球板并向裁判员示意。他只能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更换它。他不能带着损坏的棋盘参加比赛。
18 份
在执行各种发球或罚球时,发球员必须击球一次。发球时,防守队员应退至距发球点4米处。
18.1 界外球
18.1.1 当球触及边线或端线时,掷球入界。对方球员应在球出界点或端线发球点发界外球。
18.1.2 发边线球时,发球员应将球放在边线上(发球员可以跨过边线)。
18.1.3 当从端线发界外球时,发球员应将球放在端线发球点(发球员可以跨过端线)。
18.2 角球
18.2.1 如果守方队员将球击出本方端线,则由攻方队员在球出界一侧的角球区内踢角球。
18.2.2 发角球时,整个球必须放在角球区内(发球队员可以跨过界线)。
18.2.3 球可以直接得分。
18.3 任意球
18.3.1 当一方球员犯规或犯规时,由对方球员在犯规或犯规地点(禁区内除外)踢任意球。
18.3.2 任意球可以直接得分。
18.4 处罚
比赛中,当球在禁区或球门区内时,如果防守队员在该区域犯规,将判罚点球(点球由进攻方判)。罚球时,球被放置在罚球点上。除主罚队员外,其他队员必须退出罚球区。如果没有罚进点球,则由防守队员从底线起点发球。
18.5 对峙
18.5.1 争球的确定:
18.5.1.1 当两名队员同时将球移出界外时。
18.5.1.2 当双方一名或多名队员同时就地抢球或用击球板夹球或持球时。
18.5.1.3 当两名队员同时犯规或犯规时。
18.5.1.4 当球在球门区内成为死球时。
18.5.1.5 比赛过程中,裁判员因特殊情况暂停比赛并需要恢复比赛时。
18.5.2 对峙的执行:
18.5.2.1 如果每队的一名球员之间发生挑战,则参与挑战的两名球员将争夺球。
18.5.2.2 在双方多名队员引起的 scrum 中,参与 scrum 的双方队员中的任何一名都将参加 scrum。
18.5.2.3 如果参加 scrum 的队员需要被替换,则只有在 scrum 结束并且球成为死球后才能进行替换。
18.5.2.4 争夺球权的队员因伤不能继续比赛的,参赛队可以指定一名在场队员参加挑战。
18.5.2.5 参加开球的双方球员站在裁判员指定的开球点的两侧。其他球员站在距离争球位置4米处。裁判用一只手将球放在两名球员之间,让球自由落下。 ,球接触地面后,双方均可抢击球。当罚球区内发生争球时,球员应移至最近的罚球区线进行争球。
18.5.2.6 决斗可以直接得分。
第五章时间的一般原理
19 启动和停止时钟
19.1 启动时钟
活球开始比赛计时钟。
19.2 停止时钟
19.2.1 暂停。
19.2.2 替换。
19.2.3 记录员鸣哨。
19.2.4 比赛结束。
19.2.5 如遇其他特殊情况,裁判员认为有必要停止比赛。
20个活球
20.1 每半场或加时赛开始时,裁判员鸣哨后,发球员的球棒触球。
20.2 比赛过程中,按照规则停止计时后,当发球(击球)队员击球板触球时,比赛需重新开始。
21个死球
21.1 球得分。
21.2 界外球。
21.3 犯规或违规。
21.4 球员不能触碰进入球门区的球。
21.5 如遇其他特殊情况,裁判员认为有必要停止比赛。
22 暂停
22.1 每队每半场、每半场和加时赛可请求一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1分钟。
22.2 死球时执行暂停。
23 替补
替换人员必须由教练到记分台进行。替补队员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并在死球时执行。替换次数没有限制。
24 5 第二条规则
当球员在中圈内开球、掷界外球、任意球、角球或点球时,必须在控制球并经裁判员确认后 5 秒内击球吹响口哨。
第六章 违规、犯规和处罚
25 违规行为及处罚
25.1 比赛中出现下列行为的,视为违规:
25.1.1 中圈开球时,当裁判员吹哨时,发球员击球前,双方其他队员越过中线,防守方一名队员进入开球区,或进攻方两名或两名以上(不包括两名)球员进入开球区。区。
25.1.2 发球时,裁判员鸣哨后5秒内未击球。
25.1.3 发球时,击球板空击球一次,击球后球移动距离小于10厘米,或击球后再次触球而没有被其他队员触碰。
25.1.4 发球时,裁判员击球而不鸣哨。
25.1.5 在争球赛中,球在落地前被一名或两名球员触碰。
25.1.6 空中击球(膝关节以上的球只允许挡,不允许击)。
25.1.7 击球前后,球棒头应高于肩部。
25.1.8 一手用板头,另一只手用板柄击球,或用板柄击球。
25.1.9 向上击球或挑球。
25.1.10 球员故意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挡球。
25.1.11 从中圈开球或掷界外球时,将球直接击入球门。
25.1.12 在场上任何区域防守或进攻时,用单手或双膝着地,以及躺、跪、坐等不合理动作。
25.1.13 比赛期间,队员将球击出边线(端线)外。
25.2 处罚
25.2.1 对于界外球违例,对方应在原地点发界外球。
25.2.2 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发生在罚球区外,对方应在非法地点踢任意球。
25.2.3 如果进攻队员在罚球区内犯规,则由防守队员从最近的罚球区线开任意球;如果防守球员在罚球区内犯规,则由进攻球员从最近的端线起点踢任意球。除守方一名球员可以在禁区内防守外,双方其他球员均需退出禁区。
26 次犯规和处罚
26.1 比赛中出现下列违例行为,应视为犯规:
26.1.1 使用不合理的身体接触,如推、拉、绊、击、踢等。
26.1.2 以危险动作与对方队员相撞。
26.1.3 用球棒钩住、扣住或击打对方球棒或身体。
26.1.4 投掷球棒或手中无球棒干扰对方进攻或防守。
26.1.5 举起球棒恐吓或阻碍对手用球棒移动。
26.1.6 故意用手抓球、用脚踩球、踢球或用身体压球。
26.1.7 比赛过程中,队员身体任何部位接触球门区地面或球门(球棒除外)。
26.1.8 用球棒劈球。
26.1.9 从两腿之间向后击球或将球拍置于对手身后两腿之间抢球或击球。
26.1.10 裁判员判定的其他犯规行为。
26.2 处罚
26.2.1 如果队员在罚球区外犯规,对方队员应在犯规地点踢任意球。
26.2.2 如果进攻队员在罚球区或球门区内犯规,则由防守队员在最近的罚球区线上踢任意球。
26.2.3 如果防守队员在罚球区或球门区内犯规,则由进攻队员罚球。
26.2.4 如果一名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犯规次数达到 5 次(包括黄牌),则该球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并由场外球员替换。如果第五次犯规是第二张黄牌,则按规则27.2和27.3处理。
27张黄牌、红牌
裁判员除了按照规则给予处罚外,还可以对不道德或违反规则行为的队员(运动员、教练员等)提出建议并出示黄牌或红牌。
27.1 有下列行为的,将被处以黄牌:
27.1.1 连续违反规则。
27.1.2 严重犯规。
27.1.3 不道德行为。
27.2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被出示红牌并处罚:
27.2.1 经裁判员警告仍不改正的。
27.2.2 一名球员在一场比赛中被出示两张黄牌。
27.2.3 故意或严重犯规。
27.2.4 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行为。
27.3 上半场因红牌被罚下场的队员直到下半场开始前才允许由其他队员替换。下半场因红牌被罚下场的球员在加时赛之前不得被其他球员替换。
27.4 因红牌被罚下场的球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第七章 成绩与排名
28 比赛比分和胜负
28.1 场上队员以合理的击球动作击球,球从地面或空中射入球门即得分。射入一球得 1 分。
28.2 如果比赛结束时两队比分相等,则进行加时赛。如果加时赛结束时比分仍然相等,则采用点球决胜负。
28.3 通过点球决出胜负:
28.3.1 两队罚点球的顺序以掷硬币的方式决定。
28.3.2 第一轮比赛,每队有5名球员(必须是比赛结束时在场的球员,如果少于5名球员,则由剩余的在场球员轮流)。所有处罚将根据各队的顺序进行,以确定获胜者。 。若点球打平,第二轮各队场上球员按排列顺序以一对一方式罚点球,直至决出胜负。
28.4 比赛结束时,得分最多的球队获胜。
29 竞赛排名的确定方法
各队根据积分排名。胜者得2分,负者得1分,负者得0分。如果两支或两支以上球队积分相同,则按如下顺序排名:
29.1 积分相同的球队进行比赛时,积分多的球队排名靠前。
29.2 积分相同的球队之间净胜球较大的球队排名靠前。
29.3 积分相同的球队中,比赛中进球数多的球队排名靠前。
29.4 所有比赛净胜球多的球队排名第一。
29.5 全部比赛进球数多的球队排名第一。
29.6 名次采用抽签方式确定。
29.7 点球进球数不计入净胜球和总进球数的计算。
29.8 如果弃权,获胜队将按 2:0 计算比分。
第八章 弃权和上诉
30 票弃权
在下列情况下,比赛将被取消:
30.1 比赛开始15分钟后,参赛队伍尚未到达或场上队员少于5人。
30.2 参赛队经裁判员通知后拒绝比赛。
30.3 比赛期间,一支球队上场人数少于3人时。
30.4 队伍的行为妨碍比赛的进行。
31 上诉
31.1 比赛中,若一方队对裁判员的决定有异议,队长应在死球时向裁判员提出意见。表达意见的方式要冷静、有礼貌。
31.2 比赛期间,裁判员可以向提出问题的球队解释其决定,但不能影响比赛的进行。
31.3 比赛结束后,如球队对比赛结果有异议,应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同时缴纳申诉费。仲裁委员会依照《仲裁委员会规则》作出裁决。
第九章 裁判员及其职责
32名裁判员
32.1 比赛由主裁判员1名,副主裁判员2至3名,裁判员若干名。
32.2 每场比赛由两名裁判员进行裁判。裁判员由主裁判员、助理裁判员、记录员、计时员、播音员等人员组成。
32.3 裁判员必须在比赛前30分钟到达比赛场地并开始行使职权。当比赛结束且裁判员在记分表上签字时,该权力即告结束。
33 裁判员的职责
33.1 首席裁判员的职责
33.1.1全面组织领导裁判工作。
33.1.2负责检查比赛场地和设备,安排比赛日程和裁判员分工。
33.1.3 按照规则精神解决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3.1.4 在比赛期间对弃权和罢赛作出最终决定。
33.2 副裁判员的职责
33.2.1 协助主裁判员工作,在主裁判员不在时代理其职责。
33.2.2 组织安排记录表工作,做好比赛裁判员的后勤工作。
33.2.3 比赛期间,根据主裁判员的安排,负责比赛场地的比赛工作。
33.3 裁判员职责
33.3.1 检查场地、器材、运动员服装、护具等。
33.3.2 比赛前,由两队队长参与掷硬币决定开球权或场地。
33.3.3 宣布比赛开始和结束。
33.3.4 比赛过程中,当两名裁判员的判罚不一致时,主裁判员有权做出最终决定。
33.3.5 点球的判罚应在加时赛中进行。
33.3.6 有权行使建议权和使用黄牌、红牌的权力。
33.3.7 有权决定本规则未明确规定的事项。
33.3.8 比赛结束后,检查记分表、计时器和标志。
33.4 记录保管员的职责
33.4.1 比赛前,认真登记各队员姓名、号码、场上队长号码、服装颜色、教练员姓名。
33.4.2 根据记录表的规定,在记录表中准确填写两队得分、队员犯规、暂停、换人等相关信息。准确填写比赛开始和结束时间。
33.5 计时员的职责
按规定准确操作钟(表)。记录比赛(上、下半场)时间、暂停时间、加时(上、下半场)时间、半场休息时间等。暂停或比赛结束时,应通知场上裁判。
33.6 播音员的职责
语言应简洁、准确,并根据暂停、换人、比赛结束、比赛结果等规则和公告发出信号。
(摘自2018年修订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表演规则及裁判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sbwc.com/html/tiyuwenda/7106.html